“养流量”,社区店的致胜之道
社区新零售的“新”到底是什么?
*人工智能、无人技术、大数据、CRM等互联网技术;
*线上交易、送货上门、互动营销的电商化服务;
*优化了商品结构,提高了补货效率、提升了供应链能力;
*亲切的服务态度,优质的交互体验,多元的增值服务。
社区门店的运营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复杂,因为我们是和人打交道,做到成交需要和人建立起各种联系,需要去照顾我们消费者的感受,去尊重他们的意见,同时我们要让他们“喜欢”上我们的门店。而且我们要的是大量的人因为各个方面喜欢上我们门店,这样就会形成我们的“流量”。
市场变了:你大爷还是你大爷,你大妈不是你大妈了
本山大爷在小品中有这样一段经典台词:你大爷还是你大爷,但你大妈已经不是你大妈了。传统的社区店一直是养店的形式,店主只需要在店里看着即可,并没有其他过多营销性的活动,更没有什么服务可言,用户是没有黏性的。本质是传统社区店的是“养店”,而不是“养流量”。社区新零售的基本要求是“人气”,是“流量”,是“会员”,是建立高粘性的“街坊邻里”。我们不能用十几二十年的思维来定义门店,我们需要做的更多是跟紧风口和潮流,与时俱进。
新区开店:哪里有处女地,哪里就能扎根
我们可能会考虑新小区(新社区)因入住率导致的门店盈亏问题,但我们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,社区的发展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。如果伴随着小区发展,一直没人敢吃第一个螃蟹,那么你应该审时度势去吃第一个螃蟹,毕竟你需要抢得先机,开发处女地。在传统思维中,一直有先入为主的想法。那么,伴随着这个社区的兴起,加之良性的运营,你必定会积累一大波粉丝的。
社群工具:没有金刚钻,别揽瓷器活
俗话说,没有金刚钻,别揽瓷器活。线上社交工具是搭载社群的根本,十年前,当微信还没普及,移动互联网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时候,我们常见的社交工具就是QQ,而伴随着微信的兴起,最行之有效的社交工具就是微信。我们必须要把微信+朋友圈+群组+公众号+小程序+微商城等围绕着微信展开的社群工具用熟用透。当你借助微信成为社群的KOL(关键意见领袖)的时候,你还怕你的“粉丝”流失吗?
熟客关系:最漫长的路是“真诚”的套路
建立熟客关系并非是一件易事,你要知道不可能所有人都是你的“粉丝”,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成为你的熟客。但笔者相信,只要你足够“真诚”就能产生巨大的响应。那么真诚体现在哪方面呢?首先,你的服务要真诚,这必须面面俱到;其次,你的产品要真诚,要知道我们的本质是把商品卖出去来获取利润的,所以只有好产品才能获取用户的认可;再其次,你的营销要真诚,网络时代谁都不傻,用户要买你的账,必定是激发了他的某个购买点,要么是觉得实惠,要么就觉得产品适用,要么……总而言之,要让客户舒服,他才会进行买单。
增值服务:增值的服务,增进的感情
倘若某天你在一家便利店里消费超过一定额度,结算的时候店内服务人员一定会塞给你一些小礼物。可能是口香糖、棒棒糖,也可能是小玩具什么的。总而言之,他的这一举动便是一项增值服务。如何让社区店变得有温度有良心,其本质不在于门店的“货”,而是在于门店的“场”,“场”中有人,有货,有情感,有技术,有服务。所以,增值服务的意义是打造有温度的门店,是营造“场”氛围重要的一环,而且增值服务能够延伸到整个社区中,比如增添社区配送服务、上门服务等。当你成为“良心商家”,你自然不愁流量了。
门店生态圈:街坊邻里,欢迎做客
打扫好屋子再请客,这是所有社区店必须要做的事。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去建立门店的生态圈,所谓社区新零售,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零售模式。本质上我们必须明确互联网怎么用,社群怎么用,社交如何进行,物流仓储怎么配置,店面如何建设,产品怎么生产供应,人员怎么服务,营销怎么进行等多方面的因素。一项伟大工程的顺利进行,是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支撑的,门店生态圈的建立不仅仅是单方面的,当然其中的环节也没那么复杂。如果,你先捋清楚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,打扫好你的屋子,再把客人请到你的家里,给他们是宾至如归的感觉,那么你的流量自然而然会来。如同,牧民有一片牧场,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提升牧场的畜牧能力,而不是要一味的增加牲畜的数量。
最后,笔者想说:社区新零售的趋势及新零售的风口已经摆在这了。新零售是趋势,是未来,那并不仅仅是专家能解决的问题。只有沉下心去做才能找到突破口,因为你做的是系统,不是门店,服务的是“邻里”,而不是陌生人。其实,你才是专家!
</></>
>
评论 (0人参与)
最新评论